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天然氣發電前路難行

天然氣發電前路難行文 | 本刊記者 武魏楠天然氣發電作為一種清潔優質能源,符合當前我國嚴峻的環保形勢,但氣源和氣價依然是限制其發展的根本制約因素。重型卡車在馬路上呼嘯而過卷起一陣陣的灰塵。雨後的土地還有些泥濘不堪,散發出陣陣土地的味道。大片開闊地周圍的一些地方還生長著些許雜草。工地裡,機器轟鳴汽車穿梭工人忙碌。遠處,拔地而起的一座座商品房孤零零的聳立著。這就是位於朝陽區高安屯的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剛剛開工的北京東北燃氣熱電中心就坐落在這裡。高聳在北京最繁華的CBD區域,被稱為“東邪”的四惠煙囪作為一個時代的工業縮影,曾被視為北京市工業現代化的象征。隨著9月28日北京東北燃氣熱電中心在朝陽區高安屯開工,“東邪”也許將永遠不會再吐出灰色的煙霧。北京式“換氣”這隻是北京市“煤改氣”眾多項目中的一個,按照規劃,在未來3年至4年內,北京市的發電廠和供熱廠將全部換成清潔的天然氣熱電聯產廠,最大限度減少發電和供熱所帶來的煤耗。盡管,天然氣發電相比燃煤發電有著許多突出的優點,如燃氣電廠占地面積小,耗水量小,污染物的排放量較低,不需要追加環保投資,發電機組運行靈活,適合用作調峰電源。這些優點使得在負荷中心建設燃氣電廠,實現就地供電,減輕電網輸電和建設壓力,提高電網穩定性,但由於經濟性差,依然限制著天然氣發電整個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另外,燃氣供應鏈條也緊緊掐著行業發展的脖頸。“像北京這樣的‘煤改氣’基本就是在環保的壓力之下,依靠政策的一種強行推動。北京作為首都不僅僅要考慮經濟上的因素,更要考慮政治和國際影響的因素。”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張有生告訴《能源》雜志記者。業內人士一致認為,北京的“煤改氣”是政府在環保等因素的壓力之下做出的被動選擇,而非市場自我調節的產物。東北熱電中心項目的股權結構已經清晰地說明瞭這一點,其投資和運營方京能集團和神華集團皆為國企,其中京能集團更是直接承擔著首都電力、熱力等能源項目的投資、建設以及節能與環保技術的開發等重任。作為天然氣發電站最關鍵的氣源問題,在政策傾斜下也初具規模。1997年,陜京天然氣管道的建成,這是北京市以天然氣替代燃煤發電計劃的重要促成條件。它意味著北京取用天然氣資源得到一定的保障。而預計年底通氣的陜京天然氣管道四線將更充分地保證北京的天然氣供應。除此之外,西氣東輸的中亞天然氣也會有一部分供應北京。相比北京,全國其他很多城市並沒有那麼幸運。“其他地區沒有北京這樣的環保壓力,經濟性就成為發展燃氣發電的決定性因素。而經濟效益差的客觀現實造成瞭現在燃氣發電的現狀。”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大學天然氣問題專傢劉毅軍教授向《能源》雜志記者解讀這一差距的背後,作為首都的北京面臨更大的環境壓力,這足以迫使政府選擇運用政策手段上馬天然氣發電項目。盡管行政力讓北京天然氣發電實現突進,盡管天然氣發電的優點確實比煤炭要多很多,但在劉毅軍看來,從產業發展的角度而言,終究是要由市場主體是否能夠盈利來決定產業是否能夠得到發展。氣價依然是天然氣發電揮之不去的陰影。以一個常規9F燃氣機組為例,當發電標準煤價為650元/噸時,燃煤電廠的單位燃料成本約0.22元/千瓦時。當氣價取1.2~1.5元/立方米,年利用小時取3500小時時,所對應的燃料成本為0.27~0.33元/千瓦時。“這一來一回就抵消掉瞭天然氣發電自身建設和折舊成本上的價格優勢”,劉毅軍說道。由於天然氣發電本身的建設和折舊成本低,造成瞭天然氣發電成本中燃料成本的比重大,甚至可以達到70%以上,也就是說天然氣發電的成本更容易受天然氣價格波動的影響。未來不確定的天然氣價改革將進一步推高氣價,天然氣發電行業也將面臨更大的困境。高氣價成“殺手”“進口天然氣可以提供充足的能源,但是可能會帶來天然氣價格的上漲,中亞的管道氣甚至比國內的天然氣價還要高。現在的天然氣價格是由發改委控制的,未來進行天然氣價格改革引入市場機制,天然氣價格甚至會倒漲。”中國石油大學教授董秀成告訴《能源》雜志記者。事實遠比描述要更加復雜。2011年發改委在粵桂兩省開展瞭試點改革,采用瞭“市場凈回值”的定價方法。這一定價方法暴露出的是進口氣價和國產氣價的價格差的矛盾。“進口天然氣的到岸價遠高於相近產地的國產氣價格,受政府對天然氣價格管制的限制,進口天然氣出現嚴重價格倒掛,又由於成本低的國產氣量嚴重不足、與替代能源比價偏低,石油公司希望通過天然氣價格改革提高氣價,現在廣東廣西兩省的試點是將進口氣和國產氣混合在一起統一銷售的思路。”劉毅軍說道。為瞭保證國內主要用氣的居民用氣價格,中石油天然氣銷售長期虧損。今年8月下旬,中國石油公佈瞭半年報,進口天然氣虧損大幅擴大,扣除進口退稅30億元,中國石油上半年進口天然氣虧損約196億元。這個數字已經接近瞭2011年一整年中石油進口天然氣虧損214億元的總額。價改將使天然氣價格上漲,這是否會損害下遊用氣企業的利益?甚至出現倒逼用戶放棄天然氣?“這種假設是有可能出現的,”劉毅軍教授毫不避諱的表示,“但是價格改革包括天然氣使用的推廣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為持續開拓市場,長期保持天然氣價格對替代能源的比價優勢,才能吸引天然氣的潛在用戶。隻有引入競爭機制,才能保證活力。”壟斷一直是中國天然氣市場的標志,“三桶油”幾乎控制瞭全部的上遊氣源,其中中石油一傢獨大,加上政府對氣價的嚴格控制,天然氣上遊市場幾乎不存在市場化概念。在劉毅軍看來,政府需要逐步退出現在這種全程幹預。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在管道方面政府幹預可能會有所保留,但是在生產環節會有更多的競爭。隻有讓更多的市場主體進入這個行業,才能保證整個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前路迷茫盡管有著重重困難,業內人士在接采訪記者采訪時都表示對未來天然氣發電產業的前景也很迷茫,但天然氣發電產業的未來依舊看起來很美。時下,中國最大的天然氣發電廠——橫門電廠第三期230萬千瓦工程已經開工建設,預計2013年投產。作為中海油的子公司,橫門電廠將得到來自中海油荔灣和流花區塊的海洋天然氣供應以保障珠三角的電力。一度被認為“不可能的任務”的北京“煤改氣”也隨著四大大型燃氣熱電中心項目的佈局逐步走向瓜熟蒂落。在未來整個“十二五”期間,中國天然氣集中式發電裝機可能將從2800萬千瓦增長到6000萬千瓦。“經濟性是動態的概念,當人們無法再忍受煤炭所帶來污染的時候,會達成讓使用煤炭者付出更高成本的制度安排,此時就是燃氣發電開始蓬勃的時候瞭,我們已經看到瞭曙光。”劉毅軍如此評述道。

新聞來源http:/房貸彰化埔心房貸車貸信貸嘉義溪口車貸信貸/news.hexun.com/2012-11-09/147779934.html

高雄茂林房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shopjo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